销售是什么?
2022-06-12 14:43:24
销售是什么?
这不是一个很傻的问题吗?
销售,就是一卖一买啊。
但我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这个一卖一买的行为能够产生?
答案似乎也是明显的:
因为买方有需求。
同时,卖方有能力满足需求,并能从中获得收益。
但这只解决了销售背后的“动因”问题,此刻,销售行为还没有真正发生。
买方虽然有需求,但不见得知道谁能解决。
而卖方虽然能解决这种需求,却不见得知道谁是有需求的买方。
所以,下一步需要让双方“对接上”。
但是,对接以后,销售行为就能自然而然地发生了吗?
不一定!
除非双方是熟人,否则,在缺乏信任基础的情况下,双方很难马上达成交易。
买方不知道卖方是否真的能满足需求。
卖方也不知道满足需求后,买方能否恪守承诺支付代价。
只有把信任这个问题解决了,销售行为才会真正发生。
假设,通过双方不懈的努力,信任被构建,交易达成了。
那么,到此销售就结束了吗?
如果单从“交易”来看,销售过程确实结束了。
但既然销售始于“需求”,那么“成功的销售”便应该终于“需求的满足”。
所以,这一卖一买的销售行为,完整的逻辑应该是这样的:
1、有人有需求,需要被满足,我们称之为“买方”。
2、有人能满足这个需求,并能从中获取收益,我们称之为“卖方”。
3、买卖双方成功对接上。
4、双方解决了相互间的信任问题。
5、交易达成,销售结束。
6、但只有确认买方需求得到满足后,销售过程才真正获得成功。
基于上述逻辑,销售科学流给“销售”下了这样一个定义:
销售,是一个始于买方的需求,双方基于信息和信用的传递,通过价值交换达成交易的过程。
而“成功的销售”还需要关注“买方需求的满足”,所以,可以进一步表述为:
成功的销售,是一个始于买方的需求,双方基于信息和信用的传递,通过价值交换达成交易,并最终使买方需求得到满足的全过程。
“成功销售”的这个定义,是销售科学流推崇的关于销售的定义,我们后续所说的“销售定义”,都特指上面这个“成功销售的定义”。
销售不该有的样子?
知道了销售的定义有什么用?
基于此定义,我们会发现,有些销售行为是不该有的:
1、没有基于买方需求,就介绍产品特性的销售行为。
2、没有深入了解自家业务,就开展业务的销售行为。
3、没有定义“目标客户”,就进行客户拓展的销售行为。
4、不是围绕“目标客户”所进行的开拓和跟进的销售行为。
5、自身能力和客户需求不匹配,仍不懂取舍的销售行为。
6、没有对自身价值进行充分、有效的提炼,就开始传递价值的销售行为。
7、没有进行充分的、有针对性的传递价值,便要求成交的销售行为。
8、没有确认客户已经“充分理解和认同”我们价值的情况下,便要求成交的销售行为。
9、没有认真推敲过“信任从哪里来”,便随意开启客户接触的销售行为。
10、没有建立起一定的信任基础,便要求成交的销售行为。
11、不关注客户需求能否真正满足,只关注成交的销售行为。
12、不关注客户预期,为了成交而过度承诺的销售行为。
13、确认了客户的需求能够满足,但罔顾自家利润的销售行为。
14、成交后便把客户抛之脑后,从来不关注客户需求有没有切实得到满足的销售行为。
不知道看文章的你中了多少条,我接触过的很多销售从业者,都或多或少中了其中的一些。
为什么会这样呢?
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对“销售的定义”没有一个清晰的、整体性的认知。
一旦“根子不扎实”,也就无法保证枝叶的健康生长。
而我们怎么看待“销售”这个事情,就是“那条根”。
作为后续内容的基础
销售的定义,除了成为我们认知的根基,告诉我们哪些销售行为是应该的,哪些是不应该的以外,还有什么用呢?
基于这个定义(成功销售的定义)中,我们可以从中找到几个关键要素:
1、买方的需求
2、信息传递
3、信用传递
4、价值交换
5、需求满足
第1个要素(买方需求),是销售行为能够发生的基础。
第2、3、4、5个要素,是销售的基本工作。
“销售基本认知”这个章节的后续内容就是基于这几个要素展开。
本文就先分享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