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40-6630 体验

一个让你立刻启动学习的好办法!你知道吗?

2020-06-21 21:56:24

Chapter1.引子
 
上周,后台有读者留言问:
为何销售科学流最近发布的文章都这么不接地气?围绕“以解决客户问题为导向”,都写了三篇文章了:
销售需要知道的第一件事
IBM的必杀技
顾问式销售的3个原则
它们的核心思想不过都在表达:
销售从业者,不要光想着成交,而更应该关注客户遇到的问题和障碍是什么,以解决客户问题为导向,为客户输出价值,这才是销售应有的样子。
但,这些“正确的废话”有什么价值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回顾销售科学流写这个专题的初心。
前段时间,销售科学流看到很多销售新人在“知乎”上,提出了各种疑惑:
-- 如何破冰?
-- 如何应对客户的拒绝?
-- 客户不断要求折扣该怎么办?
......
我不禁问自己:
-- 对一个销售新人来说,这些问题是最重要的吗?
-- 除了要攻克这些“术”的难关,他们还应该知道什么?甚至是更应该知道什么?
-- 销售从业者应该抱有何种心态从事销售工作?
我思考了良久,我的答案是:
销售从业者需要知道的,除了术,更应该是“道”。
这种道,是销售从业者行事的价值观,是行动的心法。
这便是写“以解决客户问题为导向”专题的初心。
而“以解决客户问题为导向”,也是销售科学流崇尚的销售心法中的第一条。
今天,我们说说销售科学流推崇的第二条心法:
持续学习。

 
 
Chapter2.持续学习
“持续学习”之所以有资格成为第二条心法。
是因为如果要“以解决客户问题为导向”,持续学习是前提条件
-- 对企业发展现状的分析
-- 对竞争对手的比较
-- 对客户所在行业的了解
-- 对商业发展的判断
-- 对不同领域的思想和方法论的借鉴
......
这些,都需要我们持续学习。
所以,“持续学习”是“以解决客户问题为导向”的自然推导,它的必要性,似乎无需说明。
但这条心法又特别不好写,因为它是一句“正确的废话”。
大多数人不是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而是无法形成“持续学习”的习惯。
销售科学流在改版前(几年前),写过几篇关于学习的文章,大概是从实操层面,跟读者分享了如何才能培养持续学习的习惯,例如:
-- 从最必要,或者最感兴趣的方面开始学起。
-- 每天挑两个时间段,把两个时间段的任意一个作为固定的学习时间,节律是形成习惯的关键
之所以是两个时间段,是因为现代人的琐碎事特别多,常常无法保证每天在同一个时间有空,所以设定了两个时间,如果在第一个时间段无法学习,还可以在第二个时间补上。)
-- 不要逼自己承担过于繁重的学习任务,开始的时候,每天只读一页书,或者每天学习5分钟,都是好的开始。
-- 每周设定休息日,让自己有喘口气的机会,毕竟对还没形成学习习惯的人来说,学习是很费劲的。
-- 别把“持续”作为唯一的衡量指标,似乎一旦“破功”,就前功尽弃一样。即便一天两天偷懒了,或者被其他要情耽搁了学习,不要责备自己,更要避免潜意识以此作为停止学习的理由。
但写了如此之多,似乎并没有什么卵用。
日常销售管理和培训过程中,我逐渐发现,以上这些“术”,即便很具操作性,但许多销售从业者只是把它们当作道理来听听,却始终无法跨出学习的第一步
所以,如何形成持续学习的习惯,我一直在思考和研究。
最近,我接触了一些人,也听到了一些事,并在此基础上有了一些新的思考,在这里我想分享给各位读者。

 
 
 
 
Chapter3.第一个故事
 
联合制药公司的 CEO,叫玛蒂娜·罗斯布拉特(Martine Rothblatt)。
她人生的前半段其实也没多好,上大学没有好好读书,中途退学了。
因为她没找到读书的理由。
但故事从这里开始,有了一些转折。
辍学期间,罗斯布拉特在旅游的路上遇到一个做卫星的人。
两人聊天后,她发现卫星这个领域特别有意思,但要做成这个事情,除了技术以外,还有一些法律和商业难题需要攻克。
她突然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然后回去学了商科和法学。
她用法学知识,把一些通讯卫星联网在一起,组成了一个提供卫星广播的公司,叫 SiriusXM,至今还是最大的卫星广播公司。
天有不测之风云,在事业顺风顺水的时候,罗斯布拉特的大女儿突然得了一种严重的传染病,而且当时并没有药物可治。
这让罗斯布拉特非常痛心,但她决心解决这个问题。
她立即卖掉了SiriusXM,把所有时间和精力都投入治疗这种传染病的学习、研究和探索上。 
最终,她成功了!
罗斯布拉特找到了影响这种传染病的药,同时以此成立了联合制药,专门生产这种药物。
但她的使命还没结束。
虽然女儿现在还活着,但药物只能做到维持而无法根治,要根治这个疾病就必须做肺移植
罗斯布拉特便又一次开启了新的征途,投入到基因编辑器官的学习和研发中去了。这个故事想表达什么。
这个故事想表达什么?
如果读者还没有感受到,不妨继续往下阅读。

 
 
Chapter4.第二个故事
除了玛蒂娜·罗斯布拉特,最近,我在咨询工作中,我认识了一位企业家,他跟我分享了他的经历,他的故事也让我若有所思。
他是广州人,年轻的时候机缘巧合到了北方发展,从建筑物料的销售人员做起,后来开了自己的工厂,再然后从北方拿着一笔巨款回到广州再创业。
故事,从10多年前的这次再创业开始。
有了北方开厂的经验,他不愿意再从事传统的建筑材料生产和销售。
他希望改变行业。
他们通过独立研发,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在生产方式和生产工艺的同步变革下,将成本降到了同行的1/6,他们成为了这个领域的龙头。
但这位企业家觉得,这次生产效率的提升只实现了行业变革的一小部分,变革应该继续。
后续的几年,他看到信息化有助于推动行业变革。
于是,他一方面招揽合适的技术人才,一方面自己学JAVA和BIM等信息技术。
最终,他们从一家传统的制造企业,发展成了一家以数字化技术为主导的技术型制造企业,并得到了各大房地产企业的支持和认可。
这位企业家再一次改变了行业。
而我跟他的会面,是因为他在思考和孕育新一轮、更深度的行业变革。
他在不断学习,在收集变革所需要的一切要素。

 
 
Chapter5.学习的理由
 
故事写到这里,读者可能已经理解到我想传达的内容了:
“不得不解决的问题“,以及“希望实现的目标”两个故事的主人翁孜孜不倦进行学习的原因。
但我不是想说,他们因为学习而获得成功。
大多数时候,学习与成功没有必然的联系。
世界上有很多人,学习了一辈子,也没啥成就。
这两个故事对我的触动,是它们让我理解到:
很多人没有持续学习,是因为没有要解决的问题(或者希望实现的目标),是驱动他们学习的动力不够。
可能很多读者会不服气:
怎么可能没有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没有希望解决的目标呢?
我现在就特别缺钱,这就是最大的问题。
我希望有很多的钱,这也是最大的目标。
但怎么没有因此而培养了学习的习惯?
这恰恰是两个故事给我的另外一个启发:
“问题”与“目标”必须足够具体。
什么赚钱、成功、权力、影响力这些,它们更多的是“解决问题”和“实现目标”之后的结果。
那怎样的问题和目标才算具体?
我认为,把问题和目标分解到,能够“通过学习”便有望解决和实现的程度,才算足够具体。
但对很多销售从业者而言,问题和目标分解,本身就是一门硬技能。
如果要把“缺钱”和“赚钱”最终分解为指引行动的问题和目标,这个观点很可能又变成另一句“正确的废话”。
即便知道,也做不到。
那怎么办呢?
我认为,以解决客户问题为导向,就是学习最具体的理由。
读者不妨想想,如果销售从业者“以解决客户问题为导向”,就必然会不断在客户身上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
而很多问题既有共性又有特性,要解决它,销售从业者就不得不去学习。
这些问题都足够具体,它们直接导向学习的方向。
“持续学习”,本来是“以解决客户问题为导向”的自然推导。
但我们突然发现,“以解决客户问题为导向”,同时也是“持续学习”的自然推手。
这就是销售科学流对“如何形成持续学习的习惯“的新思考:
持续学习需要持续的学习理由。
而为了解决客户问题,就是最直接、最具体的学习理由。
销售从业者既应该基于问题而学习。
也不得不“为了解决问题”而学习。

 
 
Chapter6.总结
今天的文章好像有点绕,我们把全文的推导过程,最后做个简单的总结。
1、要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就必须持续学习。
2、虽然持续学习对销售从业者来说很必要,但习惯的养成却非常困难,如何破这个局,一直是销售科学流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3、从上面的故事中,两个不同类型的主人公,都因为有着“不得不解决的问题”和“希望实现的目标”,从而持续地学习。
4、所以,销售科学流发现,推动学习的,不是学习本身,而是学习的理由。
5、但是,要主动地找到学习理由,是很困难的。
6、而如果销售从业者抱有“以解决客户问题为导向”的思维模式,迎面而来的一个又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最好的学习理由,甚至成为我们不得不学习的压力。
本来,今天要写的内容是“持续学习”,到最后,却又回归到了“以解决客户问题为导向”。
因为,学习不是目的,它不过是解决问题、实现目标的手段罢了。
希望今天的文章,可以给读者带来一点思考和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