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机会评估
2022-10-23 16:48:28
获得销售机会
经过了T1-渠道选择阶段和T2-信息传递阶段以后,销售从业者便获得了“销售机会”。
也就是进入了T3环节。
事实上,T3环节是T1和T2环节做到位以后,顺其自然的结果。
1、对于“渠道人”和“广告展示场”两种渠道,如果前面的*信息传递*足够有效,销售从业者只要坐等客户就可以了。
—— 有需求或感兴趣的客户会直接(或通过“渠道人”)联系我们(可详见《销售推广文案》一文)。
2、对于“信息平台”,销售从业者只要在信息平台上*找到合适的客户名单,然后主动触达*,便会一定概率获得销售机会。
—— 关于这方面,我们已经在前面的《陌拜方法论》一文中有过详细介绍。
渠道人、广告展示场、信息平台,是我们在《渠道选择》一文中介绍的三种获取销售机会的渠道。
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点击进行回顾。
基于上面的分析,我们发现获得销售机会的关键,在于“前面的功夫”。
以前就是说,只要选对了流量渠道(T1),并设计了精准且有效的信息(T2),获得销售机会(T3)是“水到渠成”的。
那么,T3环节存在的价值在哪里呢?
机会判断
此阶段,重点在于 销售机会的评估。
在T3阶段,销售从业者获得的,不一定是销售机会,而可能是以下三种情况中的一种:
1、线索
-- 如果找我们的(或我们主动触达的)是非需求关键人,那么我们获取到的,就是“线索”。
2、商机
-- 如果找我们的(或我们主动触达的)是需求关键人,那么我们获取到的,就直接是“商机”。
3、一个跟我们无关的“需求”
-- 如果我们获取的,是一个“我们没能力满足的需求”(例如价格太低,或者不属于我们的服务范畴等),那么,这个信息既不是“商机”,也不是“线索”,只是一个“跟我们没有关系的需求”。
关于销售机会、线索、商机的区别,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回顾《几个关键的销售概念》一文。
所以,销售从业者首先要评估的,是“找到我们的(或者我们找到的),究竟是不是一个机会”?
如果不是,就没有跟进的必要了。
而如果是,我们则需要进一步判断这个销售机会质量的优劣。
销售机会的质量
那如何评估销售机会的质量呢?
由于T3阶段处于销售过程的前期:
-- 我们能接触到的人有限
-- 信任度也比较浅
因此,获取到的信息不容易深入,建议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评估。
第一个方面,是销售机会是否来源于我们的“目标客户群”。
目标客户群,是“目标客户”和“潜在客户”的集合。
目标客户,就是那些“直接带有销售机会”的个人或组织。
潜在客户,就是那些“可以诱发销售机会但还未诱发销售机会”的个人或组织。
关于对“目标客户”和“潜在客户”的界定,建议读者回顾《界定目标客户&潜在客户》一文,它会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上面的表述。
打个比方,某销售从业者提供的解决方案是“对于中大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售价的核心价格段在100万左右”。
如果销售机会是来自于“一家年收入不到2000万的小微性企业”的需求信息,那么,这个销售机会的质量就不高。
(因为,即便该企业所在行业的“净利率”能达到20%,也意味着它需要拿超过1/4的净利来建设“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这种投入的可能性并不高。)
而如果销售机会来源于“一家有10000人规模,年营收在百亿的企业”,那质量就高得多。
第二个方面,是销售机会是否由“需求关键人”提供。
如果是,那直接就是一条商机。
否则,就只是一条线索,需要进一步去甄别。
同为销售机会,商机的质量显然比线索高。
关于这方面,前文已经有过介绍,此处不再重复。
第三个方面,是销售机会的信息是否完备。
例如,作为一家CRM公司的销售人员,我们获取的销售机会是“某上市公司想要买一套CRM系统”,并且得到了销售总监的联系方式。
表面上看,这个销售机会好像还不错,但其实有许多信息是缺失的,例如:
-- 具体的需求描述(CRM也有很多不同的功能侧重点)
-- 需求背后的动因
-- 预算
-- 采购计划
-- 竞争情况
-- 决策链条
......
在这一系列信息缺失的情况下,我们直接致电该销售总监,效果不见得会好。
而如果销售机会能包含更充分的信息,沟通就能更有针对性。
但前面提过,在T3阶段,可获取到的信息有限,那此阶段的信息怎样才算完备呢?
根据我的经验,销售从业者可以从下面4个维度、7个问题来检验:
在交流的初期,这7个问题所对应的信息不难了解到,并足以对销售机会的质量进行一定程度的评估。
—— 信息越充分,销售机会与我们的能力越匹配,质量就越高。
最后,总结一下“销售机会质量评估”的三大方面:
1、销售机会是否来源于我们的“目标客户群”。
2、销售机会是否由“需求关键人”提供。
3、销售机会的信息是否完备(基于“7个问题”进行评估)。
总结
以上,就是本期对于获取并评估销售机会的相关介绍。
既然我们已经获得了“销售机会”,MTL流程(Marketing to Leads)是不是就结束了?
答案并非是肯定的。
MTL流程是否能结束,取决于我们如何定义MTL流程的“输出物”。
这里有一个补充知识,销售科学流所设计的流程,都是“端到端”流程。
就是要有“输入要素”,也必须有一个确定的“输出物成果”。
早期,销售科学流定义的MTL流程的“输出物”是获得商机,如果是这样,流程不一定能结束。
因为,如果获得销售机会的时候,对接人不是“需求关键人”,意味着我们还没获得商机。
我们需要进一步去找“需求关键人”,引导并确认商机后,流程才能结束。
但经过最近一段时间的思考和讨论,销售科学流觉得,获得“销售机会”(包含“线索”和“商机”) 更合适作为“个人MTL流程”的输出物,也更符合Leads的定义。
关于如何寻找“需求关键人”,以及如何获得他们的认可,可以留到“商机转化”模块(LTC模块)再做探讨。
综上,到这里为止,《销售人员工作手册》的“获取销售机会”模块(MTL模块)便介绍完毕了。
当然,它还有许多不完善之处,后续,销售科学流将对它进行持续的迭代和补充。
接下来,我们将进入“商机转化”模块(LTC模块)的介绍。
希望本期文章能给读者带来一点思考和启发。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