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40-6630 体验

识别关键人的“决策路径”

2023-06-04 09:13:11

回顾

上一期,我们介绍了“如何识别采购影响人?”,以及整理出《采购影响人列表》

本期,我们来聊聊决策路径。


决策路径

什么是“决策路径”呢?决策路径,就是在客户的采购决策过程中,基于“采购影响人”的评估顺序,排列而成的“决策过程”。有些采购项目,决策路径是简单的:有些则相对复杂:又或者是多线并行的:只有搞清楚该机会的决策路径,才能知道要在什么时候,搞定哪些人如果没搞明白真实的决策路径,就会出现:在“不对的时间”对关键人采取行动。例如,对于一个“比较正规、合规的销售机会”,在跟进的前期,UP和TP对厂家的评估才刚开始,大领导(DP)对此还没有概念,暂时也不太关注。此时,本不合适对DP采取太强的攻势,即便有机会与DP会面,只需要适度秀一下肌肉、探一探态度即可。但很多销售新人,却容易在此阶段用力过猛,以致适得其反。因此,搞清楚决策路径,对于销售过程的“有序和有效推进”至关重要那怎样才能搞清楚决策路径呢?其实没有什么捷径,就是:——向需求发起人(或对接人)提问,与他一同梳理。销售从业者也许会疑惑:

需求发起人为什么愿意回答我们呢?

销售科学流需要再次强调,本文(乃至本章节)有一个前提,就是我们向需求发起人引导出了需求(或确认过需求),我们与需求发起人之间,已经建构了一定的信任。如果这个前提不成立,不管我们想去了解“决策路径”,还是想识别“采购影响人”,都很难办到,因为“提问的资格”还没拿到那么,当需求发起人愿意与我们探讨“决策路径”,销售从业者又该如何提问呢?

提问的示例

为了帮助销售从业者获得更直接的体感,下面我直接给出一些提问示例:

-- 在之前提及的几位评估者里面,您建议我先跟哪一位沟通?-- 原计划,您准备安排我们先与哪一位领导进行交流?-- 如果与XX领导交流顺利的话,下一步是“直接跟决策领导”做汇报吗?还是需要先与某个部门进行沟通?-- 大BOSS敲定以后,就能进入采购环节了吗?还是说,还有别的环节或程序(例如招投标)?-- 除了见面交流以外,你觉得选型的过程,各部门会提出哪些要求(探测下是否存在“试用”等环节)?

需要从业者注意两方面:1、对于不同行业、不同业务,“涉及的角色”、“提问的内容”、“决策路径的复杂程度”,都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上面这些“提问示例”无法直接照搬,只是想帮读者建立一些 提问的感觉2、“识别决策路径”这项任务,常常在进行“采购影响人”的识别提问时顺带进行,这样的做法会比较流畅。

意外

但实战中,识别决策路径的提问,常常会遇到阻碍,例如:-- 对接人对此没概念、没经验,给不出准确信息(甚至压根给不出信息)。-- 或者,答案不是我们希望的。例如,在没有初步探知到其它采购影响人(特别是决策人)的态度之前,需求发起人便希望我们做巨大的投入。在这些情况下,销售从业者又该怎么办呢?

路径引导

在我看来,决策路径的关键在于“引导和设计”因为,问不出有用信息(或“路径不合理”)是常有的情况。当我们发现“对接人”或“需求发起人”对整个决策路径并不清晰,或者他们的路径规划不合理时,销售从业者便需要去引导该过程。例如,如果对方没有思路,我们可以试着这么引导:

-- 要么我跟您分享下其它客户的做法,看看对您有没有参考价值?-- 前面跟您聊了这么久,对贵司的情况也有了一些了解,根据以往的经验,我提几点评估建议,您看看合不合适?-- 我梳理了一份评估流程,大概有3个环节,您看有没有哪里需要修改?


如果对方提的决策路径不合理,则可以试着这么说:

-- 你的思路很有道理,但为了与领导汇报前,先累积点依据,您觉得先与XX部门沟通一下,会不会更合适一些?-- 你的思考很有道理,我也跟您分享一下其它同类公司的评估决策流程,您看看有没有启发?-- 根据以往的经验,我在您的思路上有两点补充,您看看合不合适?

借着上面的引导示例,我希望给读者传递“决策路径引导”的3点原则:1、决策路径引导,不仅“涉及人”,还需要“涉及事”。就是说:-- 不仅要计划在什么时候对接客户的哪些角色-- 还要策划做哪些事情能够最大限度地获取他们的认可(关于“事的部分”,我们在下一期会更详细地展开。)

2、引导的目标,是让整个决策路径“更高效、更有效”。需要销售从业者注意的是,我这里不仅强调高效,还强调有效,这两者缺一不可。-- 有时候,我们要去缩短决策路径,减少不必要的投入-- 有时候,则需要去设置额外的“沟通环节”或“评估事项”,来提高我们的获胜概率例如,客户DP对我们案例中的某客户非常关注,同时如果我们判断两者的“问题相似性”确实比较高,且竞争对手缺少这样的案例,在这样的情况下:-- 安排客户在“中后阶段”对案例进行参观。-- 尝试安排双方领导吃顿饭。都是值得且必要的。

3、最终,把评估过程导向“对我们有利”的方向。销售从业者需要谨记,所有的决策路径引导,都是为了成交因此,任何的环节设置,销售从业者都要问问自己:

这一设置,对成交有哪些积极影响?能提高胜算吗?

有些环节的设置,可能对A客户有效,但对B客户却不一定有必要。还是以刚刚的客户参观为例,如果客户对我们的案例兴趣不大,觉得案例客户规模太小,参考性不高。这时候,“安排对方DP参观成功案例”就很难为我们提高胜算,这一环节的设置意义就不大了。

小结

以上,便是本期对决策路径,以及决策路径引导的相关分享,下面总结一下。1、我们介绍了与需求发起人(或对接人)探讨和梳理决策路径的必要性:——在“对的时间”与“对的关键人”进行沟通和交流,才能让进攻更有效。因此,我们需要与对方一同思考和梳理“决策路径”2、但有时候,需求发起人(或对接人)对公司的采购和决策流程也不见得清晰和熟悉(或者规划不合理),所以销售从业者需要对决策路径进行“必要的引导”,保证投入的有效性和必要性。

预告

本期的《识别决策路径》,结合上一期的《识别采购影响人》,就是销售转化模型左边关于“人”的部分:事实上,读者应该也能感觉到,“人”与“事”是无法割裂对待的:-- “搞定人”,需要“依赖事”。-- “策划事”,也要“基于人”。所以,从下一期开始,我们将继续介绍模型的右边关于“事”的部分,也就是通过“策划事”,来搞定决策路径上的“人”。希望今天的文章能给读者带来一点思考和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