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40-6630 体验

定位需求发起人

2022-12-08 09:52:50

引子

在上一期《定义需求关键人》的文章中,我们介绍了“需求关键人的定义”以及“角色分类”并基于销售阶段,把“需求关键人”分为“需求发起人”和“采购影响人”在MTL阶段,销售从业者只要去定位有能力“发起”商机的 需求发起人就好了。所以,本期我们来聊聊,在实战中,销售人员该如何定位“需求发起人”,也就是:-- 究竟谁有能力发起商机呢?-- 他们又将因为什么原因发起商机呢?关于“需求发起人的定位”,我给读者三个思路。

一、基于方案

要回答上述问题,销售从业者可以从解决方案“能解决的问题”作为思考切入点。《解决方案矩表》一文中,我们分析了每个解决方案都对应着一些“能解决的问题”我们分两步来思考:1、先从解决方案“能解决的问题”出发,思考客户内部有哪些职位会关注这些问题,然后把问题分类到不同的职位中。例如,基于“《销售白皮书》梳理服务”所能解决的问题,我们觉得“总经理”和“销售总监”应该会比较关注,也有足够的能力发起商机。基于此,可以先把他们两位定位成需求发起人。然后,把那些“能解决的问题”分配到两个职位中:

如果有一些问题是两个职位共同关注的,重复放置也没问题:

2、然后再从职位的角度反过来思考,看看我们的解决方案还能为这些职位进一步解决哪些问题,补充到表格中。例如,对于总经理来说,除了“找不到业绩增长的路径”,他还可能关注:-- 销售部门总完成不了业绩,又诸多理由。-- 销售团队对客户的跟进很随意,这样下去恐怕大客户会被竞争对手抢走。-- 销售团队没有把精力放在“达成业绩”所对应的工作中,时间分配很不合理。对于销售总监,整体上,他可能希望解决:-- 团队很努力,但不知道为什么总是完成不了业绩。-- 不知道怎么管理销售团队。-- 客户和销售机会总是不够。-- 团队的能力参差不齐,客户转化效果很差。-- 不知道如何经营客户才能有效果。-- 有效的方法和经验无法传递和复制,团队不知道如何培养。我们列出的问题,要尽可能符合以下两个条件:(1)这些问题是我们的解决方案所能解决的。(2)对需求发起人而言,这些问题是相对比较重要的。这样才更有可能引导他们发起商机。

二、问前辈

但对于很多销售从业者而言,要基于解决方案本身来“定位需求发起人”和“预设他们的关注点”可能不太容易,它非常考验销售从业者对业务行业的理解。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经验积累,销售从业者很难做到。

正常来说,这项工作本应由企业来完成,然后传递给销售从业者,无奈国内很多企业没有去承担起这项工作。以致于“知识沉淀”和“经验传承”都没做到位,只好由销售从业者自己去代偿。

那么,在销售从业者积累不够,又无法快速获取对行业和业务的深刻理解时,该怎么办呢?最简单的做法,就是“问前辈”。这些前辈包括:— 老同事— 领导— 老板— 内部专家— 外部专家— 客户拿着《解决方案矩阵表》去问他们以下两个问题:(1)我们这个解决方案,需求发起人(职位)可能会有哪些?(2)我们的解决方案一般能解决他们哪些问题?有些销售从业者可能会担忧——他们愿意回答吗?在我看来,很多时候别人不愿意回答销售新人的问题,是因为他们的问题“太傻”或“太泛”,一听就懒得回答。而《解决方案矩阵表》中的问题已经比较聚焦了,如果对方没能回答上,很可能只是他们也没有思考过,回答不出来而已,这种情况多问几个人就好了。而且,我建议销售从业者不要拿个“空表”去问人,最好还是先思考,尽量填充一些内容后再去问,这样能对外传达一种“努力过”的姿态,而不会被误以为是想“偷懒白嫖”。

三、痛苦链

最后,对于“定位需求发起人”以及“寻找他们的关注点”,我再给读者介绍一个思考工具——痛苦链

痛苦链,是Keith M.Eades在其著作《新解决方案销售》中提出的一个思考方法。销售科学流发布的《销售实战:痛苦链分析》一文曾对其有过粗略的介绍。

什么是痛苦链?就是一个问题(或称为“痛苦”)在各关键人之间流动的传导链条。这个定义可能不好理解,用大白说就是下级遇到的问题,是引致上级问题产生的原因,而上级的问题又是引致上上级问题产生的原因,然后一直向上传导,直到传导到最高的角色知道了痛苦链有什么用?痛苦链可以帮助销售从业者从“一个关键人遇到的问题”出发,分析其上下游关联的人员,猜测关联者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举个例子:例如,我们所在的公司是卖CRM系统的,我们找到了某客户的销售总监,经过交流,发现他遇到的其中一个痛点问题是:

销售团队上报的销售预测都“特别水”,总监无法准确进行销售预测,每月究竟会有多少真实的销售额,只能到月末才知道,要么有意外惊喜,要么就是意外惊吓,反正到那时候已经无法挽救了。

因为下一层级的问题,是上一层级问题产生的原因,即便我们不知道销售总监的上级是谁,我们也可以先将这一问题表示成下图的形式:通过进一步交流,我们获悉销售总监的上级是总经理,而且他也非常关注此问题,我们便可以推断出另一个需求发起人人很可能是总经理。我们可以先试着预设,总经理由此产生的问题可能是对整盘生意没有掌控感,不知该往哪里发力然后,在实际沟通中进行验证。也许,沟通以后发现,总经理并没太在意“掌控感”,而更担心“业绩无法预测对融资产生影响”:这种基于痛苦链的推导方式,能帮助销售从业者“有逻辑地”挖掘和梳理“需求发起人”及“他们可能遇到的问题”。

如何保证准确?

以上,是我给大家介绍的“定位需求发起人”和“预设他们的关注点”的三种方法。但读者可能还会有疑问:

这三种方法,本质上都是基于“逻辑”和“经验”的猜测,如何保证其准确性呢?例如:-- 这些需求关键人一定有愿意或能力发起商机吗?-- 有意愿或能力发起商机的关键人只有上面这些吗?-- 我们罗列的问题,都是他们关注的吗?

根据我的经验,答案是无法保证只能在实践中测试和迭代销售从业者需要在实战沟通中去“了解与确认”上面这些问题,然后不断优化和修正。而且,不同企业,以及同一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需求发起人会存在差异,例如:-- 对于初创企业,需求发起人一般是老板。-- 企业做大了,就会“基于一定的机制”授权给下面的人员来自主发起和决策。所以,上述对于“需求发起人的定位”以及“他们所关注问题的梳理”,只是希望帮助销售从业者准备好弹药,努力提高商机发起的成功率。销售从业者需要在实践中动态测试持续迭代

结束语

以上,便是对“定位需求发起人”的相关介绍。本期我们重点介绍了定位需求发起人的三种方式1、基于解决方案“所能解决的问题”进行双向思考。2、以《解决方案矩阵表》为基础进行专家提问。3、通过“痛苦链”来进行推演和梳理。关于“需求关键人”的另一种类型——采购影响人,我们将在“销售机会转化”章节再来介绍。希望本期的文章能给读者带来一点思考和启发。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