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经营的“高级策略”!
2023-12-10 20:24:31
引子
在上一期《客户经营的实操宝典》中,我们介绍了一些关于客户经营的“基础建议”。本期,我将与你分享一些更高级的做法。下面介绍的方法,乍一看你可能会觉得并不适合你,但别着急,耐心看下去,我会告诉你它背后的门道。
高级经营
(以下内容,来自保险行业销售高手叶云燕的分享。)
我常年生活在厦门,靠海,所以我自己买了一艘游艇,但我买游艇可不是为了炫富,我的目的同样是为了服务好客户,增进彼此的信任。每个月,我都会邀请一位当月过生日的高端客户来游艇上玩,我会提前布置好生日趴,气球、鲜花、美酒都准备好,让客户呼朋唤友地来游艇上玩半天。这是不是比定期在餐厅请客户吃一顿饭的感觉好多了?关键是,我还能借着机会把客户的朋友变成我的客户。不仅如此,我还把游艇变成了一项对高端客户的额外服务,一些特别高端的客户,每年可以免费使用5次游艇,不管他是招待他的客户,还是举办家庭宴会,都可以当做一个很好的场地。
没游艇也没关系,我自己有两辆保姆车,我的客户每年要是有重要的接待,或者家庭聚会用车,我的司机都会随叫随到。再比如,我自己在高尔夫球场租了一个vip室,我的客户拿着卡可以免费去打,这同样是为那些高端客户提供一个娱乐和社交的场地。
除了提供场地以外,我其实特别关注高端客户的生日趴,如果客户不介意的话,我会专门去组织和布置。比如,上周我刚给一位女性客户过了生日,我提前一天问了她生日趴的地点在哪,目的就是想争取为客户的生日做点事情。然后,我给场地方打电话,问预约的人有没有布置现场的特殊要求,对方说“没有”。那我知道有发挥的余地了,就联系了一家比较专业的公司,提前一天把现场布置得很漂亮,还专门雇了一个摄影师,全程跟拍。结果,客户和她的朋友们一到现场,非常惊喜,也非常感动,当天她跟全场的人专门介绍了我,说现场是我准备的,我也因此结识了很多新的客户和朋友。
我还有一招必杀技,就是安排年度旅游,它是一种深度建立感情和信任的方式。为了最大程度实现信任建构的目的,我会亲自完成大量的准备工作。比如,我会提前做一些攻略,帮大家订好酒店,一到机场就把打印出来的完整计划发给每个人,大多数时候,这种做法一下子就会让大家对我另眼相看。如果在网上查到旅游地是不提供这些洗漱用品,我不会只是提醒大家要自行携带,而是在出发前一天晚上,给每个人都购买一套精致的旅行装的洗漱用品,不管他们带不带,万一有人没带呢。我一般还会多带一些面膜,它会成为一个小型的社交工具。我做的这些准备,都不会白费,它让周围人感觉很亲切,从而逐渐与我建立起信任。
复盘一下
看完叶云燕的分享,你有什么启发吗?你可能会说:
-- 我连保姆车都没有,更何况游艇?-- 高尔夫会籍买不起(ಥ_ಥ)-- 没能力出国旅游......所以,这些方法大概一辈子都用不上吧!
但我希望你看到的,不只是那些具体的操作。我先来问一个问题:
客户经营“所经营的”,究竟是什么?
这你肯定能说得出来——是关系、是信任。那么,这个经营的主体和对象又是谁呢?(也就是“谁在经营谁的关系和信任”呢?)在我看来,是“销售从业者个人”去经营“客户某个具体的人”的关系和信任。这一结论,加上《客户经营的背景》一文中介绍过的经营目的(“二次销售”和“转介绍”),客户经营的“本质”就呼之欲出了:说白了,就是“为了求人办事,所以要建立关系”嘛!得出这一结论有什么意义呢?
正确姿势
当客户经营的问题被简化后,我马上想到的,是李笑来多年前的一个专题分享——遇到贵人的方法。什么是贵人?—— 就是愿意去帮你的人。李笑来认为:
你自身就是一面镜子,能否遇到贵人,其实取决于你自己。如果你自己是个贵人(能作为别人的贵人),你这面镜子就能帮你找到更多的贵人。所以,想遇到贵人,你首先得是个贵人。
李笑来说的是:其实这个观点并不稀奇,霍思曼(George Casper Homans)早在1961 年的《社会行为: 其基本形式》一书中提出了“社会交换原理”,说的就是这么一回事。西奥迪尼(Robert B. Cialdini)在《影响力》一书中也强调了“互惠原则”的重要性。而这,就是前面问题的答案,“求人办事”的正确姿势,就是你先有能力为别人提供价值。——想要客户跟你二次成交,以及给你介绍客户,你要先问自己,你给客户提供了什么价值?
交换
带着这样的思路,我们再回过头看看叶云燕的客户经营方法:—— 提供游艇—— 提供保姆车和司机—— 提供高尔夫会籍—— 提供生日的高体验布置与服务—— 提供年度旅游的行程安排抛开所有具体的形式,你看到那个关键词了吗?叶云燕在干嘛?基于“社会交换原理”和“互惠原则”,接收价值的大多数客户,就免不了会想:
我能给叶云燕提供什么呢?我能不能也回馈她一下?
然后,转介绍、二次销售自然而然就来了。所以,撇开那些豪华的操作,叶云燕的客户经营方法道出了那个最重要的关键词:
反思
而你可以反思一下,你有用“提供价值”的视角来经营客户吗?以我所知,很多销售从业者的客户经营方法是背道而驰的:—— 无意义的上门问候—— 递交新材料—— 介绍新产品对客户来说,这常常只是一种打扰。有一些销售从业者可能会好一些,懂得送礼,例如送台历、送茶叶、送烟......但“送”并不是关键,看看叶云燕的操作,她在“提供”这一动作之上,还传递这下面这一层意思:这一点,就是我希望通过叶云燕的案例给你传递的核心思想。
具体方法
但我知道,你不只是想听我讲道理,你还想知道叶云燕的方法可以怎么转化,最终为你所用。所以,在文章的最后,我再来点干的吧。借鉴叶云燕的方法,我给大家提供几个客户经营的具体思路。
高级一点的做法,销售从业者可以试着邀请一些比较专业、有名气的顾问或讲师,帮客户定制一场他们近期关注的培训。这里的关键词是“客户近期关注”,这样的安排才会让客户认为有价值。如果仅仅为一个客户定制课程的成本太高,也可以尝试组织一场小沙龙,邀请一些有共同特征的客户参与。我看过很多企业办沙龙,感觉都太功利了,如果你的目的是“客户经营”,我有几点提醒:—— 不要只安排自己公司的讲师,否则除了显得价值感不足,还很容易造成推销的嫌疑。—— 不要放入太多产品的内容,客户经营旨在给客户提供“价值”和“福利”,而不是在做“广告”,所以不要本末倒置,否则下次客户就不想来了。—— 要注意过程的体验,哪怕不安排大餐,至少不要只有那些包装食品,可以来点类似星巴克、瑞幸、喜茶、肯德基、必胜客,又或者新鲜出炉的蛋挞、葡挞、绿豆饼等,其实花不了几个钱,但体验会好很多。如果,销售人员安排不了这样的定制课程或沙龙,也没关系,可以基于客户感兴趣的领域:—— 送一些例如“得到APP”、“高维学堂”的付费课程。(付费很重要,这样才更能显示出价值感)—— 又或者定期选客户关注领域的书籍亲自送过去,这是性价比很高的做法。
这方面需要结合你自身的资源和特质。如果你本身有一些优质的资源,例如:—— 医疗资源(名医朋友等)—— 教育资源(学校和培训资源等)—— 高端聚会场所(高端茶室或高档饭店等)......可以尝试模仿叶云燕的做法,把自己定位成资源提供者。如果没有也没关系,只要愿意花点心思,至少还是能给客户提供一些“信息价值”,例如:—— 找一些旅行社的人员合作,在节假日之前,给客户推荐一些特色行程。—— 或者每周(或每月)固定推荐一些周末的度假小建议(携程上就有很多)。—— 又或者发现什么好吃的老字号、新开的品质餐厅的时候,给客户推荐一下。(你可以结合自身的兴趣或特质,做进一步延伸。)以上这些都是比较容易落地的,它们立足于给客户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同时让客户感受到你是一个有趣、有意思、有温度的人。除了提供信息价值,销售人员在节假日送礼显然是少不了的。我建议在送礼上千万不要随意,尽可能多做一些思考。举例说,送购物卡就不要只想到京东,可以考虑例如盒马、朴朴、瑞幸这些新的互联网玩家,甚至可以送上滴滴、曹操的打车卡。这样既实用,又可以拉出一些聊天的话题。再比如,送月饼也不是只有广州酒家、陶陶居这些俗套选项,还可以选择“得到 APP” 、哈根达斯,或其它新网红的产品,这样的礼品更能给客户制造意外和惊喜。其实这些建议也没多新奇,它们只是希望启发下你的思考,让你体会到“送礼”应该同时具备“价值感”、“话题感”、“体验感”三个要素。也许,你的具体思考和创意,比我强多了。
结束语
以上,就是我对叶云燕的“高端客户经营方法”的分析与转化。最后,再次附上本文最核心的两句话:希望以上的分享,能给你带来一点思考和启发。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