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谈判——如何让客户接受“高价格”?
2023-10-14 18:32:24
引子
过了一个国庆,今天我们重归《销售人员工作手册》的主线——谈判小专题。今天,我们介绍了两种谈判策略:1、《让客户感觉不吃亏》2、《让客户感觉占便宜》今天,我们来聊聊第三种谈判策略:对于这种情况,我们要分两个场景来分析:下面,我们来展开分析下。
场景一
这一场景的背景一般是:这个时候,一方面,销售从业者可以通过“价值提案”,提升客户对服务和解决方案的“价值认同”。
关于“价值提案”,读者可以参考《价值提案》一文。
另一方面,销售从业者还需要去试探和影响客户的价格预期。这里有两个关键词,一个“试探”,一个是“影响”。试探,就是销售从业者通过“多个方案”去了解客户的价格预期。例如,很多“产品型的软件公司”常常使用下面的报价模板:这种“多版本”的报价模式,覆盖了客户可能的预算范围,既可以避免直接吓跑他们,也避免了一开始报价过低。在抛出报价后,通过交流去寻找客户可接受的上限。但“试探”不是目的,影响客户接受我们较高的价格才是真正的目标。那怎么做到呢?我在《定价策略》一文中曾介绍过诱饵效应(Decoy Effect),即设定一个“不太合理的诱饵”,引导客户选择那个“你希望他选择”的选项。””举例说:
移动、联通等通信运营商会给用户提供不同的数据套餐,比如:-- 1GB流量为30元;-- 5GB流量为100元;-- 无限流量为110元。多10元就可以买到无限量了,谁还去买5GB呢?这个5GB的套餐,就是运营商设置的“诱饵”,让无限流量的套餐看起来更有吸引力。
将“诱饵效应”与“多版本策略”结合,就是一个不错的影响策略。回到上面的“产品型的软件公司”的例子,对于一个“集团型客户”,我们根据经验,预测他们能接受49.8万的报价,但又希望可以进一步拉升价格。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尝试这么设置:这个示例的“门道”是这样的:首先,49.8万的方案必须能满足客户的基本需求。此外,设置一条有强解释空间的条款,如事例中的“授权方式”。所谓“强解释空间”,就是:-- 既可以把它描述成很重要。-- 也可以描述成不重要。--如果扔出报价的时候,基于交流和试探后,发现客户是有可能接受69.8万的,那就尝试把该条款描述得非常重要。例如可以跟客户这样说:
“授权不受控,就意味着把整个软件买断了,对于你们这么大的企业来说,拥有完全的知识产权是必要的。”
--如果发现69.8万确实大大超出了客户的预算,就淡化该条款的重要性,让49.8万显得更有竞争力。例如可以使用这样的话术:
“你们买这个软件就是集团内部使用的,当授权方式已经赋予了你们集团内部的“完全使用权”,对你们而言就已经足够了,完全没必要购买不受控的授权方式。”
另外,如果目标成交价是49.8万,策略是:--尽量让49.8万与29.8万的“价值差别”多一些。--同时让49.8万与69.8万的“价值差别”少一些。这样才更能制造49.8万的价值感。总结一下,当我们不了解客户的预算范围,又希望尽可能靠近客户的价格上限时,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场景二
当竞争比较激烈,且竞争对手的报价很低时,销售从业者的一般策略是:但这样的做法往往起不到什么效果,因为当我们的价格较高时,即便真的有优势,也很容易有“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嫌疑。那怎么破呢?这样的做法有两个目的:1、避免高价直接吓跑客户,给双方留有一个交流的机会。2、制造一个解释“两个价格有何差距”的客观立场。但销售从业者可能会质疑:
如果公司本身没有低价的产品,该如何提供低价选项呢?
我的建议是——“模拟出一个低价选项”。销售科学流曾有过这样的经验:
一个咨询客户,他们是某一设备细分领域的龙头,设备性能强、质量硬,他们设备的效果,远不是国内竞争对手可比的。一旦有机会进行“对比演示”,客户都会惊叹于他们之间的差距。但问题恰恰是,他们的价格比竞争对手高不少,而一谈到价格,客户就不聊了,跑了,根本没机会做对比演示。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在这一市场中,客户对设备的认知是不足的,容易造成“劣币驱逐良币”。因此,销售科学流便建议他们在初始报价的时候,设置一个与“劣币相当”的模拟型号作为诱饵,避免一开始就吓跑客户,从而获得对比演示的机会。
客户当时曾担忧:
如果后面客户还坚持买低价,怎么办?毕竟他们实际上并没有低端的型号。
当时,我们建议销售人员可以接下面一段话术:
我们的低价系列都是“外部调货”的,由于问题太多,售后问题很麻烦,所以售后也是判给厂家的。如果你确实比较看重价格,作为个人,我愿意直接介绍你给该厂家,这样不用经过我们,你的后续服务更直接。
如果这么说完以后,客户还是坚持买低价的,那就意味着,这一客户并不是我们的“目标客户”。果断放弃,介绍给同行就行。但我想提醒读者:否则,单纯玩弄技巧是没有意义的。
小结
以上,就是本期想跟读者分享的报价与谈判策略,小结一下:1、当竞争并不激烈,我们担心过高的价格会吓退客户时,可以用“多版本报价+具有强解释空间的差异条款”来试探和影响客户。2、当竞争比较激烈,而竞争对手的报价远低于我们时,可以通过设置“低价选项”来获得价值对比分析的机会,从而让客户有机会了解我们的产品(或解决方案)的价值所在。在最后,我想再次提醒销售从业者:如果你提供的价值不足,再好的技巧,都难以产生好的结果。希望本期文章能给读者带来一点思考和启发。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