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40-6630 体验

大客户销售技巧:人际关系的“互惠”

2019-07-04 09:48:16

Chapter1. 一颗种子

这篇文章,是销售科学流顾问的分享,下面以顾问的第一人称进行介绍:

在看《大客户销售》的书,里面经常提到,要给客户送小礼物,我也有过这样的回忆,要追溯到在以前在咨询公司的经历,记得刚进去那会,有同事准备去拜访一个老客户,她说想去买一支花送给客户,那一刻,我有点被震撼到了,既觉得自己作为一个部门负责人,连那么简单的事情都“没想过”,而又觉得送花这件事情无比的正确。这种感觉就好像旅游到了一个新的国度,看到了不一样的文化,总之就是,从那一刻开始,涨了见识。

见识就如一颗种子,可以生根发芽。

后来给别人送书,节日写一些有价值的微信群发,给重要的人发一些好的文章,都源自于这位同事的启发。

 

Chapter2. 原理

想想,这个不经意的记忆,影响了我这么久。

最近,通过这本讲大客户销售书所呈现的例子,后来我发现,只是在把送礼特定场景化,也不够,应该送礼习惯化。

例如,去拜访客户,带一瓶饮料,在前台帮忙联系拜访人之后,给她递上一瓶饮料作为感谢,这样的做法场景适宜,不显得突兀,而这个小小的行为,提高了把前台发展为内线的机会。

Robert B. Cialdini在《影响力》一书中,介绍过一个非常重要的法则,就是“互惠原理”,人与人之间,不要等待别人作出让步后,你才释放善意,恰恰相反,很多时候,应该是你先释放善意,别人也更容易对你释放善意,所以,只要你愿意形成这种主动释放善意的习惯,在人际交往中,会有很正面的回馈。

 

Chapter3.销售第二阶段

反思很多新手销售,在主动给予和付出这一点上,一般有做不到位的地方,总结和优化后,有以下几点销售人员都应该践行的:

1
准备一些小礼物,跟别人聊天后,作为话题,送给对方的,可以是合乎现状的(夏天的冷饮、冬天的热饮),可以是有特色的的(一朵花、一包挂耳咖啡、一个特别的茶包)......当然也可以是更贵重的(这方面每个销售都应该用心思考),如果配合上不错的包装,也许会更加有意思。
2
列出重要的人员列表,可以是重要的客户、朋友、同事、亲人,或者你希望拉近关系的陌生人,在一些节日,送上一份有意义的礼物,一本书、一张电影票、一个有意思的科技产品(例如智能音响),或者是能带来话题的特色手信...,如果没有,至少一条“花心思”的问候总是需要的。
3
如果是足够重要的客户或销售机会,在前期拜访时,随口了解别人的老家,聊聊饮食,收集别人偏好,然后尝试在“跟进中期”,约别人吃饭,这一点很多销售也没有做得很好,但这是应该有的步骤,很多时候,销售不去约,借口不外乎是:

“别人拒绝怎么办”

“我们不是做关系型的”

“这样会不会反而造成反效果”......

其实只是在逃避而已,经验告诉我,类似问一句:

“上次提到的川菜馆,我哥们认识老板,不用排队,我也没去过,不如晚上一起去试试?”

或者更简单的:

“都中午了,我们楼下有一家特色餐馆……要不吃完再回去?”

即便人家拒绝了,又能影响什么呢?而且有一定可能别人会答应,那就有更好的机会拉近关系了。

PS.当然,不同水平的客户,要求你具备不一样的水平,有些客户打哈哈就可以,有些客户,如果你只能在饭局中"低价值展现",那还不如不吃,这又回到了老话题,你不提升自己,是不容易跟更高素质的人交往的。

4
上面三点是有形的付出,而同样重要的一方面是无形付出,在销售过程中,无论是“提问”或“跟进”环节,如果你希望得到更多的信息或有效的进程,你都需要先付出,提供信息作为提问的基础,为客户提供选择作为推进的基础

 

Chapter4. 总结与延伸

无论是有形或无形的付出,都需要花心思,没有人可以告诉你具体怎么做,每一个单独的case,都需要自己“想方设法”

除了客户,对于同事相处、伴侣、家人,其实不都一样吗?我们需要付出,用付出换来互动,与此同时,我们不需要把“付出”想得过于功利,愿意为"你在意的人"付出,是人类的天性,只要我们调整心态,我们真心对待每一段关系,我们的付出也会变的真诚和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