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的节奏韵律
2020-07-16 10:39:44
Chapter1.节奏感
节奏感,是我近年一个很深的体会。
形成了节奏,很多事情就能坚持下去。
例如以前,健身房在公司隔壁,只要没有外出,每天中午健身,然后吃饭,几乎一周5次,如此形成了节奏,那是我身体指标最好的一段时间。
又如,定好了每周日要发文章,渐渐有了节奏,即便多忙,也没有给自己借口,看到科学流的体系逐步建构,这是我最充实的一段时间。
销售也如此。
销售节奏感
要把销售工作做好,需要节奏感,而且节奏感贯穿在销售整个过程。
对于销售人员,我们把销售节奏感分为行为节奏、沟通节奏两个部分。
行为节奏,就是无论是销售人员在销售习惯的培养上,还是销售跟进的策略上,都需要保持节奏意识。
沟通节奏,是指销售在沟通过程中,需要注意与客户的互动关系,不是一味地说,也不能只是提问。
而对于销售管理人员,在此之上,追加管理节奏部分,就是管理者如何通过有节奏、可预期的管理行为,让销售人员形成必要的思考和行为习惯。
我们下方的展开顺序,从管理节奏开始,再落回销售人员的行为和沟通节奏。
Chapter2.管理节奏
如果我们已经确认了当下的销售流程,以及分解相应的能力模型和配套工具,下一步,是从管理上,帮助销售人员形成使用上的节奏感。
使用工具的节奏
一切的知识、技能、素质要求,落实到工作上,都凝结为销售工具,或者通过销售工具表达。
所以管理节奏的第一步,是对销售工具的节奏感建构。
以P1节点为例,我们需要销售人员理解客户所在的行业与业务,识别他们的发展目标和发展障碍,只有这样,我们才有能力与客户真正对话,而不是自说自话。
这需要销售人员有意识、有习惯地进行信息收集。
销售人员受限于自身的知识结构,无法全面地考量信息收集的维度,所以公司给予配套的《Account Profile》模板。
但即便公司给出了《Account Profile》模版,也不是每个销售人员都能够或者愿意使用。
有些人的行为倾向获得即时满足,而不是额外花时间进行信息收集。
所以销售管理者需要充分认同《Account Profile》的重要性,以及让销售人员具备同样的意识,并在过程中有原则地贯彻。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共同坚持和习惯养成,并且大家看到了工具对销售工作的正向帮助,工具节奏就有可能逐渐被建立。
其它诸如《OJ》、《OP》、《DP》、《痛苦能力对应表》等其他销售工具,都同样需要有节奏养成。
绩效监督的节奏
在销售管理工作中,有一个难点,就是如何让销售人员的状态和紧张度保持在一个相对恒定的区间。
很多人认为,只要有好的激励制度就能解决,如果在薪酬组合上,有足够强烈的激励因素,例如提成很可观,销售人员就会自然地、自主地努力。
这有一定的道理,但并不够。
生理学教授Indira M.Raman在它的研究中表明,不管一个外部刺激本身强度有多大,只要这个强度是恒定的,它的刺激作用会随时间递减到一个较低水平。
这就是大脑的机制,无论我们是否承认,这个机制就放在那。
解决方法之一是绩效监督,也就是时不时再刺激一下。
落实到工作中,管理者需要每周、或者每两周,至少是每个月回顾和监督销售的业绩完成情况。
让它在固定的时间、做成一种固定的形式,从而形成节奏。
长期以往,销售人员都有所预期,在那个节奏时间点上,需要汇报阶段性的成绩。
除非他不想干了,否则他总需要拿出点东西来,或者如果在几个周期内都拿不出像样的成果,他会感到焦虑。
协助和辅导的节奏
而只有监督是不够的,我常常认为,很多销售不是不愿意或者不努力,而是他能力或经验不够。
作为管理者,需要建构协助和辅导的节奏。
为什么这个方面需要节奏。
在日常管理中,管理者既希望给予下属足够的辅导,但又不希望在自己百忙之时,频繁被打扰。
销售人员也有同样的顾虑,他们也不希望打扰上级,同时,也不愿意在自己做好了拜访计划或者做好了客户预约后,上级突然来个集中培训。
所以,管理者可以用固定的形式,例如每天的早会进行日常答疑,配合每月的固定时间的集中培训。
所以如果很多管理者觉得早会没用,可能是没有很好掌握管理节奏的要领。
以上三点,使用工具的节奏、绩效监督的节奏、协助和辅导的节奏,显然还远远没有穷尽销售管理工作需要建立的节奏点。
但希望能够让读者意识到,销售管理在节奏上的重要性。
Chapter3.行为&沟通节奏
销售人员呢?
节奏感,应该是销售工作的一种基本意识,它贯穿销售过程的始终。
以下,我们举例说明。
行为节奏
我认为行为节奏,主要体现在跟进行为和策略上。
有一位前辈曾经有过一个很形象的比喻,销售就好比烧水,水烧到100度,就成交了。
以前,我没想清楚“水”究竟指代什么?
后来想明白了,“水”是“信任”。
销售人员的所有动作,都是应该企图建立信任,建立客户对公司、对产品、对销售人员的各方面信任。
而这个信任构建过程,要有节奏感。
例如,销售人员跟客户完成了产品介绍,假如客户充分接收到了(很多时候销售人员连让客户充分了解产品的能力都不具备)。
下一步呢?
-- 肯定不是继续深入介绍产品,这样的节奏不好。
-- 也不应该等待,这样的留白让音乐没有紧凑感。
我没有标准答案,但既然销售过程是信任建立的过程,你刚刚带了一会球,接下来,应该把球传出去,同时积极地争取下一次带球的机会:
-- 我们可以展开需求交流,让客户开始深入进行需求介绍,让我们更多地了解对方。
--也可以是邀请客户到我方公司参观,建立对我方实力的见证。
......
反正整个过程,一方面要以多维信任构建为原则,另一方面需要秉承有来有往的节奏宗旨。
沟通节奏
沟通节奏是行为节奏的微观化。
很多销售一上来,就想SPIN(一种提问技巧),殊不知,如果我们的权威感没有建立,客户很可能不愿意甚至不屑于回答我们的问题,弄得很尴尬。
又或者,很多销售会过度表达,这样一方面可能引起对方的反感,另一方面压根没有获得有效信息,无法为下一步的行动积累有效的判断依据。
所以沟通节奏,就如行为节奏,我们不能只管说,也不用过度神化聆听。
沟通是手段,为了达成目标的手段,而节奏帮我们更好地实现沟通目标。
Chapter4.结束语
一篇小文,可能只能对销售节奏感做一个概念性地介绍,希望能引起读者的思考。
最后,分享一个小感悟。
这周跟一个销售同行聊天,他笑称销售没那么复杂,只要真诚就好了。
我追加一个观点,要不要复杂,很多时候不取决于我们:
--如果一个领域竞争度比较低,你可以尝试各种各样的玩法,享受任性,甚至闭着眼睛都有可能胜出;
--竞争程度越大,你就越没太多选择;
--到了最高水平的对决,很多时候,说不定只剩下一种打法,可能还很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