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40-6630 体验

销售为什么越来越难?

2020-07-24 22:18:52

Chapter1.销售科学流有点复杂
销售科学流的主旨是:
销售的成功,不仅是销售本身的努力,还需要企业战略、产品竞争力、市场推广、管理机制各方面共同努力。
销售的成功,是一个体系的成功。
销售科学流以销售职能为起点,推演出一个体系:
为啥搞这么复杂?

 
 
Chapter2.复杂泛化
其实不止销售科学流如此,近年很多学者和实战家的模型都变得越来越繁杂,而且同趋于体系化和整体化。
例如,近两年特别有名的,Sean Ellis和Morgan Brown合著的《增长黑客》,认为不能只通过营销的手段推动增长,而是通过企业的整体合力,共同拉动增长,它从市场营销作为出发点,拉动出了一个体系:
另外,我的产品偶像梁宁,在它《产品思维》专栏中,以产品作为中心视角,也最终覆盖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为啥大家都搞这么复杂?

 
 
Chapter3.传说
传说,以前不是这样的。
大约1980年前后,我还是一条小蝌蚪的年代,听说那时候物质匮乏,工厂生产什么,消费者就买什么。
我父母当年是生产皮鞋的个体户,一双皮鞋才十几块钱,我妈说有一次一大款直接放下好几万,说你们生产多少,我都全要了,然后包揽了他们好一段时间的出货量。
虽然这个故事发生在不过是30多年前,但对这个年代的人来说,就如传说般遥不可及。
不要说生产了就有人要,即便价格再便宜、质量再好、在大街上拼了老命吆喝,也不一定卖得掉。
为什么会这样?

 
 
Chapter4.递弱代偿
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解释,因为改革开放、因为竞争加剧、因为技术进步、因为产能过剩.....
这些答案也许都对,但我今天试着从王东岳先生的递弱代偿原理的视角,给出一个从物种演化角度的解释。
首先要说明,王东岳先生的递弱代偿原理,我的理解是粗浅的,但我认为只有尝试去运用它,把其有形化,才能与别人进行沟通和碰撞,以及自我反思。
递弱代偿原理的证明过程严谨而复杂,以至于王东岳先生专门写了一本《物演通论》进行推导和证明,全书非常信息量巨大,字里行间折叠了大量的信息,以至于如果没有对整个西方哲学史以及如康德、黑格尔等大咖的哲学思想和遗留问题有所理解,读起来非常吃力。
但,递弱代偿原理的结论和最终推导出来的模型,却是简洁的,它表达为下图:
我以初阶的理解,进行有限的解读:
1、以生物物种作为解读对象
东岳先生的理论,广义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一切存在”的演化方式,但不好理解,所以在本章节的解读中,通过“生物的演化”角度进行介绍,比较好理解。
2、存在度
纵观整个生物发展史,发现越原始、越低级的物种(靠近偏拉线左边)越稳定,存在度越高,存在越稳定,而越复杂、越高级的物种(靠近偏拉线右边),存在度越低,越脆弱、越容易消亡。
例如,单细胞动物已经存在了33亿年,而且存在稳定,即便在非常恶劣的环境下(例如超高温或超低温),仍然能够存活。
再看蟑螂这种低级昆虫,至今存活了至少3亿年而生命力不熄。
但越往高级,例如爬行动物中的恐龙,在33亿年的生物史中,只存活了大约1.6亿年,就玩完了。
而更高级的哺乳类动物,出现在距今1.8亿年前,很多都只存活了很短的时间,就灭绝了。
人类,所谓的万物之灵,至今不过是300万年的历史,如果追溯我们祖先智人的存在时间,更没有超过10万年,在污染、气温升高、战争、核武器、丁克、人工智能各种交织的今天,人类还能否多存活10万年,还是个未知数。
从生物生存时间和生存状态上看,确实呈现越低级越稳定,越高级越飘摇。
3、代偿度
但读者可能觉得不对啊,我们比那些低等生物能力强多了。
例如人体虽然无法适应过高和过低的温度,但我们有能力研发、设计、生产恒温设备,甚至如果地球被折腾到不行了,我们还有能力殖民外星,这些能力是任何生物不可比拟的,那怎么解释?
这就是图中的“代偿度”。
代偿,暂时先简单理解为补偿,物种的存在度越低,为了维系自身的存在,就越发要发展出一些“能力”,补偿存在度的不足。
所以为了理解的方便,可以暂时把“代偿”理解为“能力补偿”。
越高级的物种,结构就越复杂,而结构越复杂,生存所依赖的条件就越苛刻,自身也越脆弱,他们便发展出一些独有的能力,来适应环境和对抗自身的脆弱。
这是代偿度最简易的理解。
我们举例,从存在度的角度看,低等的爬行动物比高级的哺乳类动物,对环境的要求普遍没那么苛刻,温度太低顶多去冬眠一下,对能量(食物)的要求也比较低,同重量的爬行动物需要的能量是哺乳类动物的1/10~1/3之间。
但为了弥补自身对环境和能量的依赖性过高,作为代偿,哺乳类动物大脑更发达,具备更强的“生存手段”,同时他们用了更多的能量保持代谢使血液恒温,让冬天都可以进行正常活动,生存活动时间变得更长、生存效率更高。
这是高级物种的能力代偿,通过更高级别的能力,补偿自身存在度的不足。
那为啥要进化到更高级?不进化存在度不就保持了吗?
4、求存
这就引出整个递弱代偿理论的动因,就是物种的一切一切的行为,都是为了求存。
首先,物种要不要往更高级演化,不是物种自身的选择,从达尔文的进化论,我们知道,物种的演化,源于遗传和变异。
一旦一个物种的某些个体发生了基因突变,而变异所导致的性状如果更有利于获得生存优势,该性状就被保留下来,通过遗传开枝散叶。
更高级的物种(或性状)虽然整体上因为复杂度变高,使存在度变低,但它们在一个小的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生存优势是提高的。
我们要区分一个概念,“存在度”不等于“生存优势”,而且很多时候生存优势就是以自身存在度降低为代价的,获得生存优势的手段,是一种能力代偿。
整个生物演化史,已经很好地验证了这一说法,生物的演化,不可避免,以求存为动因,在生存优势的诱惑下,不可逆地从低级往高级、从简单往复杂、从稳定往脆弱,一路滚滚向前。
即便很多哲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政治家尝试企图阻断这一进程,但是用有限的一生抗击33亿年的生物发展史,无疑只是以卵击石。

 
 
Chapter5.商战中的递弱代偿
商战中的递弱代偿
为什么花这么大的篇幅讲递弱代偿?
因为我要试图回答文初的问题:
为什么销售科学流要这么复杂?
为什么商业的套路也是越来越复杂化和体系化?
回归简单点行不行?
答案是,不行,即便你希望作为一个稍微低级的物种,虽然不具备很高的能力代偿,但可以保有自身较高的存在度。
这是异想天开的。
因为新物种的出现,会整体拉低前面物种的存在度。
因此,低级物种要保持原来的“存在等位”,就必须发展出更高的能力代偿弥补。
我想说什么?
通过上面的描述,我们推导出销售科学流的递弱代偿演化模型:
无论别人怎么命名,毋庸置疑我们已经走在了销售4.0时代,很多企业解决销售问题,已经不是从销售本身单点突破,而是着眼全局。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用体系的眼光对待销售职能,低层次的销售模式存在度必然会降低,而如果没有发展出足够的代偿能力,企业活得只会越来越艰难。

 
 
Chapter6.结束语
以上,便是销售科学流的体系借助王东岳先生的递弱代偿理论的推演过程。
我希望有以下几点说明:
1、由于学习尚浅,所以肯定有推导不严谨之处,期待指正和交流。
2、根据递弱代偿原理,销售4.0绝对不是一个终点,销售职能仍然在不断演化的进程中,销售科学流,是一个不断打破和重构自己的体系。
希望今天的文章能触动你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