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40-6630 体验

市场营销的进一步介绍2:精准流量系统

2020-04-06 14:54:36

Chapter1.市场营销回顾

2017年,我在上一家企业兼管市场部门,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即便在销售方面有些自信,但市场营销是另一套逻辑和打法。
那一年,对我是一个探索、思考、总结的过程,市场工作远比我想象中困难,2017年我写了两篇文章:
它们记录了我一些理解和思考。
事隔一年,2019年我再次兼管市场工作,虽然只是过了短短的一个季度,我再度深刻地感受到市场工作的挑战和压力。
今天的文章,是沿着《市场推广和流量》继续展开。
 
 
Chapter2.精准流量

《市场推广和流量》的文末,我们留下了一个重要的话题没有展开,就是流量的精准性
而要谈“精准性”,就必须先搞清楚三个问题:
-- 目标推广对象是谁?
-- 他们遇到什么问题?
-- 他们一般出现在哪里?
第一个问题,决定了推广的时候,要“对谁说”、“说什么”和“怎么说”
第二个问题,决定了“为什么要说”
第三个问题,决定了“在哪里说”和“什么时候说”
很多读者应该会心一笑,它就是经典的5W1H思考框架。
稍作总结,我们发现要获得精准流量,至少要先理清以下4个方面:
1、精准对象
2、精准渠道
3、精准定位
4、精准表述
 
 
Chapter3.案例分享

本文直接通过上周遇到的案例进行展开介绍。
一个市场推广的朋友,上周接了个案子,帮某家“智能门锁”生产厂商进行加盟推广,目标是引起被推广者的加盟兴趣,获得交流机会,从而对其进行引导加盟。
客户反馈,之前已经尝试百度SEM推广一段时间,但效果并不好,希望我朋友重新合理配置账号。
但作为一个资深的市场营销者,第一步并不是检查SEM账户的合理性,与客户一同梳理下面几方面问题:
 
一、要向谁推广?(精准对象)
是通过“行业了解”和“加盟目的性”两个维度定位客户?
无论是用上图的模型定位推广对象,还是通过别的维度组合定位客户,只有精确了推广对象,才能展开下一步思考。
 
二、他们在哪里?(精准渠道)
假设我们推广的对象定位在A象限,即“一些有支付能力,对门锁行业不太了解,但又在寻找加盟项目的人”,他们当然有可能通过百度SEM看看有什么好的加盟项目。
但我们更应该深入分析这些人群的特征,他们更可能出现在哪里?也许对他们以往客户进行访谈最终发现,在一些线下圈子,例如同乡会等,更容易找到目标客户,甚至与这些组织合作更容易获得高质量流量和信任背书。
假设是B象限的推广对象,也许行业协会、行业论坛等地方更可能捕获到他们。
 
三、他们有什么问题/需求?(精准定位)
确认渠道以后,下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要跟他们说什么?
我们要找到推广对象的痛点,或者从他们的需求中,找到我们的定位。
(关于客户痛点与核心价值的抓取,建议回顾往期文章《商业模式之客户定位》)

 

假设我们确认了推广对象,是那些A象限的“有支付能力、对门锁行业买不太了解、但有加盟需求的人“那他们诉求可能是“找到好的加盟项目”,我们的定位可能是“下一个高红利的加盟项目”
 
假设我们的推广对象,是那些B象限“对门锁行业有一定了解、又有加盟意愿的人”,那他们的诉求则变成“寻找有竞争力的门锁加盟厂商“,我们的定位则相应调整为“首家采用微指纹三重认证,公认业界最安全,富豪的唯一选择”
 
四、怎么说才会引起兴趣?(精准表述)
最后,所有营销物料包括网站、画册等,它们的表述方式和表述逻辑,都应该围绕着精准对象和精准定位展开。
这个人群关注的重点是什么、对什么感兴趣,都应该仔细推敲。
而发现他们是否感兴趣,最好的办法是通过数据反馈。(后文会有进一步介绍)
 
 
chapter4.精准推广系统

精准流量,从营销者的角度可以理解为“精准推广”。
它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和系统。
得到了精准流量,不过是最终看到的结果罢了。
而中间的过程,需要付出大量时间精力,进行计划、策划、测试、反馈、调整的5步循环,尝试在一个时间段内找到最合适的推广渠道和推广方式。
 
一、计划
计划,就是字面意思。
而计划的前提,就是预算的确定,无论预算本身是作为企业从上往下的分配,还是作为营销者从下而上的提报。
确认一个预算范围是至关重要的,市场部门本身就是一个花钱的职能,预算的数量级,决定了可以选择的营销渠道。
前几天在《商界杂志》上看到了一则关于互联网二手车品牌的营销之争,人人车2017年广告费用7个亿、瓜子二手车10个亿、优信整体营销费用高达22个亿,当市场预算到了这个级别,铺天盖地地打广告、成立线下体验店等营销手段便成为可能。
而假设每年营销费用只有50万,甚至只有10万,那选择的营销渠道和范围就会大大不同。
我们先不论是否花钱越多才效果越好,这个部分主要是提醒,只有确认了预算的量级和范围,我们才能有针对性地能选择推广渠道和使用计划。
 
二、策划
在我的实战中,策划可以分解为以下几步:
1、在既定的推广目标之下,大家做好提前思考和准备,进行头脑风暴,最终选择几个比较靠谱推广思路。
2、提出者对其思路进行可行性分析(这个部分我们未来专题展开)。
3、根据预算,在一个周期内,评估及选择1~2个比较具有可行性的方案,进行活动具体策划。
4、而且谁的提议被认可最终进行具体策划,该项推广就由提出者统筹。不仅有“效果预估指标”,还必须设定有吸引力的“奖励承诺”,市场推广是需要推陈出新的,能够自主统筹一个推广活动,并根据成果获得奖励,是一种成就也是一种动力,能够有效激发同事们积极而持久的创造力。
 
三、测试
宏观层面,对于测试的周期,如果经过了上面几步的论证和策划,我建议只要条件允许,应该进行2~3轮的测试,排除单次测试的非实验因素干扰效应。
微观层面,在某些必要环节需要使用AB测试等统计学方法,找到效果更好的方式。
例如在同一时间段投放两种不同表述方式的广告,随机而平均地投放给推广对象,观察哪一种的流量和转化效果更好,便采用哪一种。
 
四、反馈
这是特别重要的环节。

任何一个营销推广的策划,都需要提前建立一系列“反馈指标体系”

不要只看最后的结果,导致结果不好的原因,可能出现在各个环节。
要能持续优化,就必须设定各环节的过程指标。
还是以SEM为例,不仅要看“来电咨询”或“商桥咨询”等最终指标,还要看展现量、点击率、跳出率、浏览页数、停留时间等过程指标,甚至通过热力图搞清楚引起用户兴趣或造成客户退出的区域。
找到传递链中出问题的节点。
 
五、调整
经过几轮测试后,优化其实是几个动作:
1、效果不好或ROI低的,砍掉。

2、只是某些环节没做好,有调整价值的,优化环节继续测试。

3、被验证效果好的,形成机制,通过反馈指标体系继续关注。
优化的前提,就是“反馈指标体系”
 
 
chapter5.结束语

以上,便是销售科学流的“精准推广模型”的简单介绍,希望带给读者一点思考。
最后,我还有几点提醒:
1、企业都希望立竿见影,可以快速看到效果,短时间创造大量的流量,但流量恰恰是预算、试错、时间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无论是营销者还是企业家,都应建立合理预期。
2、“反馈指标体系”真的很重要,否则做完了也就做完了,无法形成持续优化,更无法让经验有效积累。
3、没有一劳永逸的推广手段,一段某种方式有效,便会引来更多的营销者,产生租值消散,作为营销者,必须不断寻找、尝试新的推广手段